聚脲技术在屋面防水领域的应用

发布日期:2012-03-06

喷涂聚脲(SPUA)技术在国外最大的应用领域是建筑业,其中突出的是屋面防水领域。   

  屋面防水材料主要有改性沥青油毡、SBS和APP改性油毡、高分子防水卷材和防水涂料等。通常的屋面防水材料(如沥青、SBS、APP等)经日光老化后会出现开裂;即使防水材料自身不开裂,也会因混凝土的开裂(由振动、应力、风化等因素引起)而断裂。防水卷材则存在大量接缝,在户外老化作用下会加速渗漏,一旦渗漏很难找到漏点。   

  SPUA材料则完全不同,与底材100%粘接,表面整体性好,无接缝,防渗漏效果佳。   

  国外曾有人做过实验:分别在钢、砼、沥青表面喷涂脂肪族SPUA材料,将-196℃的液氮距涂层30.5厘米处,喷射到样品表面达30秒,未见涂层任何破坏;当喷射距离减小至10.2厘米时,钢和砼表面的涂层出现轻微裂纹,而沥青表面的涂层却完好无损。另将涂有SPUA材料的砼样品从1.8米高处自由落下,砼自身被震裂,但SPUA材料毫无损坏,并将砼的碎块牢牢地聚集在一起。因SPUA材料自身优异的柔韧性、耐老化性和力学强度,即使在混凝土开裂的情况下,聚脲材料不但自身不会断裂,而且还能将混凝土紧紧“抓住”,起到防水和保护作用。SPUA材料特别适用于高档建筑的屋面防水处理,达到“一劳永逸”的目的。   

  从材料性能上看,SPUA的拉伸强度、使用寿命明显优于聚氨酯防水涂料,拉伸强度等指标接近Ⅰ类合成高分子卷材,使用寿命延长了5~10年。从施工角度看,SPUA的优势更加明显。由于采用专用设备整体喷涂工艺,SPUA防水结构整体性好,无接缝,避免了卷材接缝可能造成的渗漏,施工效率也明显提高。此外,该技术在生产、施工和使用过程中不使用溶剂,无有毒有害物质释放,有利于环境保护。因此,与现有高档防水材料相比,SPUA技术性能更可靠、更高效、更环保。   

  相关链接 :聚脲是一种新型的环保材料。美国聚脲发展协会对聚脲的定义是:由异氰酸酯封端的预聚物(简称A组分)与氨基化合物组分(简称R组分)反应生成的高聚物。采用喷涂工艺施工的聚脲称为SPUA。  

  喷涂聚脲技术是国外继高固体分涂料、水性涂料、光固化涂料、粉末涂料等低(或无)污染涂装技术之后,为适应环境保护需求而研制、开发的一种新型无溶剂、无污染的绿色施工技术。喷涂弹性体(包括聚氨酯、聚氨酯/聚脲、聚脲)技术是在聚氨酯反应注射成型(RIM)技术的基础上,于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。它继承了RIM撞击混合原理,却突破了RIM必须使用模具的局限性,将高速反应瞬间固化的特点扩展到一个全新的领域,极大地扩大了聚氨酯的应用范围。  

  20世纪90年代,张全升等人使用拜耳公司的G31喷涂机开展喷涂聚氨酯弹性体技术的研究与开发,但是由于技术和市场的原因,未能得到大规模的商业应用。  

  1995年,黄微波等人开展SPUA技术的前期探索研究。1997年引进美国卡士马公司的设备,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PUA配方体系。  

  1999年,SPUA技术在我国投入了商业应用。  

  2000年,郁为铭等人开发出了商品牌号为JUS的系列产品,并在关键原料端胺基聚醚的合成上完成了中试,生产出ATPE产品,用于隧道防水、水闸防腐等工程。  

  2001年,贺光辉等人也开发出“优力”系列喷涂聚脲弹性体组合产品,主要用于皮卡车斗耐磨衬里;同年,李洪剑等人开发出聚氨酯喷涂弹性体,用于防水和防腐工程。  

  近年来,聚脲技术被应用于我国的高速铁路和奥运场馆。SPUA技术优异的性能和施工工艺得到了材料界和工程界的高度评价。